长三角频道
正文

南京溧水崛起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023年09月23日 08:56:02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9月22日电题:南京溧水崛起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新华社记者沈汝发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签约金额达227亿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发布溧水新能源汽车产业白皮书;成立新能源汽车出海行动联合工作专班……9月21日举行的南京市溧水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介会进一步 “强链补链延链”,千亿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崛起。

  强链补链延链,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兴起

  溧水是南京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这个区主导产业链中体量最大、集聚度最高。记者在此次签约的项目中看到,其中有不少引领性的大项目:投资30亿元的智能整车工厂项目,一期将建设年产2万台无人车生产线,预计年营收16亿元;万友汽车区域总部项目将聚焦以长安汽车和深蓝汽车为核心的新能源车型各项增值服务,推动订单中心、交付中心、维保中心等项目建设,预计年营收30亿元。

  同时,开沃汽车、欣旺达,布雷博、云海金属等11家区内知名企业互相签署了产业链合作协议,推动全区新能源汽车组团式发展。此外,溧水经开集团还与上海石雀投资公司签约共建规模1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项目,为产业链上下游项目提供股权投资支持。

  南京市溧水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介会现场

  溧水以制造立区,靠产业强区,是南京市唯一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今年以来,溧水牢牢锚定制造业,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延链壮链补链行动,已基本形成从整车制造到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深蓝S7由南京长安新工厂生产,自6月25日上市以来,平均每日可揽获千余辆订单,至6月30日订单已过万辆。”长安新能源相关负责人吴港说,该工厂2022年11月在溧水投用,是目前该款车型的唯一生产基地。

  十年磨一剑,如今溧水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集聚了开沃、长安、恒天领锐等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以及蜂巢、欣旺达、比亚迪等200多家核心零部件企业,成功入选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势带动下,今年1—5月溧水规模工业实现产值417.3亿元,同比增长8.2%。

  这得益于溧水区持续的精心谋划和产业布局。据溧水区工信局介绍,溧水目前已经形成 “一园三基地”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一园”是指溧水经开区新能源整车产业园,重点依托智能网联测试基地,聚焦自动驾驶算法、视觉传感、雷达传感、定位与车姿传感器等智能车辆技术研发。

  “三基地”是指团山汽车零部件基地、东屏新材料基地、和凤机电基地,其中,团山汽车零部件基地重点发展无人驾驶核心零部件的设计研发,东屏新材料基地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的研发及生产,和凤机电基地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电机、电控技术研发。

  完善的产业配套也是溧水独特的优势。目前溧水已经形成“龙头企业带动、重点企业支撑、配套企业联动”的梯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先后引进欣旺达、蜂巢能源、龙鑫电子等一批重大项目,有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集聚。”溧水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胡飞说,欣旺达和蜂巢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前十,上游有龙鑫电子、可兰素等区内供货商,下游有长安等整车企业,产业链条环环相扣,本地企业间协作配套领域逐步扩大。

  据统计,2021年溧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10亿元,2022年实现450亿元,同比增长45%,2021年生产整车2万余辆,2022年生产整车约10万辆,占全市新能源整车产能80%以上。今年1-8月,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14.5亿元,同比增长12.5%,生产新能源整车6.7万辆。

  外贸出口持续向好,打开国际市场新蓝海

  在溧水新能源大道旁的恒天领锐车间内,停放着“五颜六色”的新能源巴士,工人们正在对这些即将出厂的新车进行调试。“这些都是出口的。”南京恒天领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李国钧说,“黄色巴士为葡萄牙客户定制,绿色大巴发往斯洛文尼亚,白色小巴要运往菲律宾。”

  国际市场正在成为溧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蓝海。今年以来,恒天领锐在国际市场实现“爆发式”增长,生产的小型面包车、重型卡车、大巴车等新能源商用车产品颇受印度、韩国等海外市场青睐,目前开票出口销售额已突破5亿元,同比增幅近200%,今年预计销售额将突破10亿元。

  从2020年出口300台专用旅游车到沙特,到如今九成商用车产品销往全球各地,李国钧对海外市场表现信心满满,“我们凭借高性价比的产品,已经在印度、韩国、中东等市场站稳了脚跟。”

  和恒天领锐一样,开沃集团也在发力海外市场,新能源车辆出口持续向好。在开沃集团,记者看到,一辆辆创维EV6新能源SUV汽车蒙着白色车衣,组成车队整装待发。开沃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江民介绍说,这批新能源汽车共计200多台,已经调试完毕,准备发往以色列、德国、土耳其等地。

  “今年一季度以来,开沃集团创维乘用车海外总销量已超过了3000台,同比去年增长了十倍。”江民介绍说,目前创维乘用车已经销往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订单主要来自欧洲、中东、亚洲等市场,今年创维汽车有望在南美市场获得大订单。”

  位于溧水的南京长安新工厂自动化产线

  统计显示,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溧水外贸出口“排头兵”。1—7月,以开沃集团、恒天领锐等整车企业为代表,溧水的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出口额同比增长122%,拉高全区出口增速近6个百分点。

  溧水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从外贸结构上来看,溧水制造业优势得到充分彰显,“溧水出口的货品,90%都是制造业产品,尤其是今年以来,以新能源整车为代表的高端工业产品越来越多销往海外市场,有效帮助溧水外贸结构实现优化升级。”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更好助力新能源汽车出口业务发展壮大,溧水区与金陵海关在21日共同发起成立新能源汽车出海行动联合工作专班,并现场举行专班揭牌暨整车出海仪式。在仪式上,开沃汽车、长安汽车共1500辆乘用车将出口土耳其、德国和以色列,100辆客车运往印度尼西亚和蒙古,50辆物流车将出口澳洲。

  智能化创新,培育千亿级地标产业

  溧水新能源整车产业园内,欣旺达动力电池南京基地产线一派繁忙景象。2019年,欣旺达便在此布局。“去年,欣旺达实现产值增长超过300%,接近百亿级大关。今年将力争实现超百亿元产值。”南京市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监田炜说,新项目也将接连投产,届时会进一步扩充产能。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第三基地(一期)新能源汽车配套设备智能制造项目近日也在溧水奠基,项目可年产100万支交直流充电枪和100万套车身充电插座,预计2024年底建成投产,可实现年产值近5亿元。

  ……

  溧水区将继续坚持探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力争将新能源汽车培育成新的地标产业,打造成千亿级产业。

  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溧水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结合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分析短板弱项、关键核心,排定链主企业、龙头企业以及重点目标企业清单,加强项目招引。今年已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额81.85亿元。至8月底,27个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已开工25个,完成投资53.5亿元,完成全年进度的87.43%。

  ——加强重点企业培育。一方面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紧抓开沃、长安、欣旺达、比亚迪、布雷博等重点企业培育,夯实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撑,另一方面积极培育中小企业,加快建立小升规、“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小企业提升技术和工艺水平的内功,把产品做精做细。

  ——推进智能化改造。聚焦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中小型制造企业、产业链和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开展智能制造诊断,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今年已成功申报省级互联网标杆工厂2家、两化融合贯标省试点企业2家、省星级上云认定企业2家。

  ——聚焦产业链企业服务。创新服务方式,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继续深化制造业企业挂包联系制度,立足企业家关切的问题困难,加强沟通协调;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活动。

  溧水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溧水将以新能源整车生产为重点,壮大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产业,集中优势资源支持专用车做强做大,优先抢抓和布局氢燃料电池、智能网联汽车等蓝海市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千亿级迈进。(完)

【纠错】 [责任编辑: 史依灵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长三角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长三角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长三角频道

01007012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