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频道
正文

国际博物馆日|浙江:乡村博物馆助力乡村美好生活

2023年05月19日 09:07:20 来源: 新华网

  图为中泰竹笛展示馆里展示的竹笛制作工序和制笛工具。新华社记者冯源 摄

  竹笛是何时出现的?制作的核心工序有哪些?在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紫荆村的中泰竹笛展示馆,观众可以了解笛子的历史、竹笛的制作工序、笛子演奏名家、当地制笛名匠等一系列关于笛子的文化。

  图为紫荆村的中泰竹笛展示馆外景。(受访者供图)

  紫荆村拥有2.8万亩苦竹林,年产苦竹1.6万吨,年产竹笛300万支,是国内著名的“竹笛之乡”。2020年底,中泰街道和紫荆村将以前的竹器厂进行改造,建起了这座以笛文化为主题的乡村博物馆。从空中向下望去,博物馆就如同镶嵌在村居竹林间的一个音符。村党委书记鲍明远告诉记者,以展示馆为中心,村里还建起了竹笛主题沉浸式音乐广场和竹笛非遗工坊,推动文旅融合,更好地展示笛文化。

  在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荷湖村,荷湖乡土文化博物馆成为承载村庄记忆的载体。通过展线,观众可以看到从耘田、播种到收割、打稻、碾米的全过程。在复原的“老会议室”里,观众可以听到老一代村干部的浓厚乡音。旧时村居的厅堂、卧室、厨房,被完整地陈列出来,让早已住进楼房的村民重新回忆起童年的生活。村党总支委员朱爱琴说,博物馆展出面积约1600平方米,一共收藏了1600多件藏品,有旧农具、旧家具、旧机器等,每一件展品后面都有一个故事,细说起来一天都说不完,“建设这个馆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过去的日子”。

  图为荷湖乡土文化博物馆里展示的农耕场景。新华社记者冯源 摄

  2021年,浙江省启动乡村博物馆建设,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建设1000家乡村博物馆。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表示:“为了留住乡村文化之根,让触发乡愁的老物件留存下来,让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传承下去,并在新时代发展中浸润人心、绽放新光彩,建设乡村博物馆无疑是一条好路子。”

  图为荷湖乡土文化博物馆里展示的手工织机和乡镇企业用过的纺织机器。新华社记者冯源 摄

  记者从浙江省文物局获悉,截至目前,浙江已经验收认定了549家乡村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有的以原有乡村展示馆为主进行提升,有的依托文保单位增强了展示功能,有的利用厂房等原有建筑物改建或新建,还有的作为文旅融合项目进行专项建设或提升。它们或传承红色文化,或回顾乡愁记忆,或介绍地方名人,或展示当地优势产业和资源。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研究馆员吴晓力说,乡村博物馆是“标准博物馆”在农村的延伸与拓展,拓展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情感寄托。

  乡村博物馆建设连续两年被列入浙江省人民政府“十大民生实事”。浙江省文物局去年3月制定了《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试行)》。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前夕,浙江省文物局发布了“乡村博物馆地图”小程序。小程序集成定位、打卡与导航功能,涵盖游线、展览、活动、风物四大板块内容以及全平台全量检索服务,串联沿线乡村博物馆、旅游景点、餐饮美食、酒店民宿等,为乡村博物馆旅游提供助力。

  记者:冯源

【纠错】 [责任编辑: 许超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长三角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长三角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长三角频道

01007012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19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