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频道
正文

找到让科学家“敢”的密码

2023年03月07日 09:28:05 来源: 新华网

  在多位科研人员看来,支持基础研究不确定性、减少相关文书工作解绑科研人员的时间,解决谁快谁就获得更多支持的“快鱼吃慢鱼”现象,是“基础研究特区”给予的最好“礼物”

  原创性、颠覆性的前沿基础研究难度较高,具有长期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很多“试错”本身也是一项重大成果

 

  五年稳定支持、总体资助预算3亿元、不设年度考核指标、向年轻人倾斜、聚焦“好奇心”下放自主权——2021年上海创新提出、迅速设立的“基础研究特区”,已运行近2年。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瞄准“从0到1”原始创新,首批试点单位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科院上海分院正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路上,向着原始创新目标专心奔跑。

  支持“宁打一口井、不挖十个坑”的坚守

  无论在哪里吃晚饭,吃完都要回到实验室,工作至夜间十点半前后——这是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周斌坚持了数年的习惯。

  在周斌研究组不懈坚持和“基础研究特区”试点的支持下,2022年,揭示“细胞世界也有‘孟母三迁’”这项历时十年的研究成果在《科学》杂志发表,实现了在多种组织中对相邻细胞的精准定位和永久示踪。

  2021年10月,聚焦科研领域“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上海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基础研究特区”制度创新,鼓励更多“引领型研究”。

  不同于“跟随型研究”,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

  根据意见,“基础研究特区”选择基础研究优势突出的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重点领域和重点团队,给予长期、稳定支持,赋予充分科研自主权,支持机构自由选题、自行组织、自主使用经费。

  作为“基础研究特区”首批试点,周斌所在的中科院上海分院已迈出探索脚步。“我们通过扩大科研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尝试设置‘项目专员’制,对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研究项目,只要相关科研团队负责人已经尽心尽力,即便最终失败,其后续科研也不受影响。为了鼓励科研人员不要去做‘跟踪式’研究,而是要做‘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我们还从选题机制上鼓励科研人员在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中寻找重大科学问题,从经费使用上为科研人员解绑减负,从管理方式上配好‘行家里手’为项目负责人守好底线做好服务,从评价体系方面探索针对基础研究的评价标准与方式,确保有志勇闯科研‘无人区’的优秀人才和优秀团队能真正安下心来,去突破一个个的‘从0到1’。”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胡金波介绍。

  上海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实施周期上,特区特别强调长期、稳定。原创性、颠覆性的前沿基础研究难度较高,具有长期性和高度不确定性。为保证科研人员及团队获得相对充足的探索和研究时间,“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以五年作为一个周期,力求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下放自主权让科研人员“轻装上阵”

  目前,首批三家试点单位已分别制订了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实行“区长”负责制,坚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坚持夯实重点产业发展基础、坚持发挥主体单位自身优势,统筹部署重大科技问题带动由“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

  ——允许失败,以“里程碑性突破”作为结果考核标准。在多个基础研究特区采访中,参与人员都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达了同一个感受:基础研究不确定性较大,项目支持并不简单“以成败论英雄”。

  目前,复旦大学明确在项目遴选及结题考核等环节,不以该方向研究基础为优先标准、不以研究可行性为主要导向,鼓励科研人员实践原创思想,大胆尝试,赋予项目负责人充分的科研路线自主权;上海交通大学根据研究属性设立科学分类评估,注重代表性成果质量;中科院上海分院坚持“出成果出人才”并举,优先支持高水平基础研究青年团队,对中期评估前20%的项目组追加支持,为推动重大原创成果产出提供保障。

  ——“解绑”时间,让科研人员专心“打地基”。项目从申请到立项的过程大幅缩短,简化申报材料与过程管理,减少科研人员在管理上花费的精力……提交申请材料只需十来页,在多位科研人员看来,支持基础研究不确定性、减少相关文书工作、解绑科研人员的时间,解决谁快谁就获得更多支持的“快鱼吃慢鱼”现象,是特区给予的最好“礼物”。

  “特区缩短了项目从指南论证到发布,再到申报、两轮评审的链条,把立项权限直接交给高水平科研单位,基础研究原创思想更容易‘冒出来’。”复旦大学科研院相关负责人王浩说,这种“松绑”首先是减少了对原始创新的磨耗。

  “试点至今,我总共就参加了两次会:一次是开题报告,另一次是年度学术交流,真正让科技人员集中精力,不需要把大量时间花在开会、报材料等事情上。”周斌说。

  王浩说,把立项过程从半年多减少到2至3个月,对于当前日新月异的前沿科学领域发展,也能更准确、更及时地给予支持。普通项目周期长的话需要9个月到将近一年,短的也要半年,而特区项目花2至3个月就可以做。

  ——支持突破,给予“雪中送炭”式支持。“特别强调给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特区计划给予作为独立项目负责人的青年科研人员数百万元的支持,犹如‘雪中送炭’,支持青年人做真问题、做难问题。”王浩说,第一批立项科研人员的平均年龄是37岁,正值他们科研活力较强,需要科研经费、科研资源支持的好时光。其中最年轻的29岁,没有特区计划对于青年科研人员的特殊定位,这个年龄是很难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百万级科研项目的。

  在人才团队上,特区注重挖掘创新潜力,遴选一批敢啃硬骨头、敢闯无人区的优秀青年人才是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成果产出的关键所在,也是“特区计划”的重中之重。各试点机构在遴选时,都注重寻找具有一定基础研究积累、具有高成长性的优秀青年负责人,带领团队潜心研究、甘坐冷板凳。

  以“从0到1”赋能“从0到10”全过程创新

  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要持续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需要扩大高水平科技供给。2023年,深入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明确写入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这让科研人员勇闯无人区、寻找“核爆点”的勇气更加坚定。

  2月27日,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在发布会上表示,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成为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第二批试点单位之一,通过深入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给予基础研究更长期更稳定更集中的支持。

  “我们遴选了7个具有前瞻性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并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在5年执行期内,免除研究人员的各种考核,结项后以项目的执行情况作为考核标准。”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马彬说,7个项目全部聚焦“智能+”和基础学科、特色学科相结合的方向。

  当前,知识生产和学科发展已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趋势。2020年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成立了交叉科学部。特区计划也注重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重点聚焦“物理+”“化学+”“生命+”“海洋+”等领域,加大对跨领域、跨学科、跨部门交叉研究的支持,鼓励试点机构下大力气组建交叉学科群,推动更多跨代技术和颠覆性创新成果的产生。

  “原创性、颠覆性的前沿基础研究难度较高,具有长期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很多‘试错’本身也是一项重大成果。上海将继续坚持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让进入基础研究特区的科研团队,以重大科技问题带动基础研究,让科学家敢试、敢闯。”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说。(记者 周琳 董雪)

【纠错】 [责任编辑: 史依灵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长三角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长三角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长三角频道

01007012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0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