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小学、幼儿园迎来开学
新华网上海9月1日电(记者 吴振东)9月1日,上海约165万名中小学生和55万名幼儿迎来开学开园日,沉寂了近半年的校园,重新迎来活泼身影和朗朗书声。
早上7时许,上海市徐汇区上海小学门前已是一片繁忙景象,许久没和同学线下相见的孩子们远远打着招呼,虽然戴着口罩,也洋溢着快乐的心情。
“开学首日叠加早高峰,我们作了充分预案,执勤民警提早到岗,为送学车辆开辟出临时停车位,引导车辆即停即走,避免校门口出现拥堵。”上海徐汇交警支队六大队大队长顾之峰说。
据了解,1日上午,上海全市公安机关共出动4.7万余名民警、辅警、保安等安保力量,顺利完成了开学首日护校工作。
9月1日,上海静安辅警在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门口维持秩序,护送学生下车。 新华社记者 刘颖摄
在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7点半至8点是学生进校高峰时段。记者看到,在校门口完成排队测温、手部消毒后,学生们很快就能进入自己的教室,一年级新生则由教师负责全程引导。
一年级小朋友章玥在妈妈带领下,步行来校,她兴奋地向记者展示新书包、新文具,“很开心,每天都可以和很多小朋友玩了。”
根据目前上海市疫情防控要求,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师生员工需在每日离校前错峰完成一次核酸采样。记者注意到,进校学生都随身携带了包含姓名、照片、“核酸码”等信息的胸卡,供校内核酸检测时使用。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鲁慧茹说,学校提前布置了12个核酸采样点,将由已接受过培训的近50名老师完成核酸采样工作。
“能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是孩子和家长都高兴的事,希望她能顺利地从线上教学,切换到校园教学的‘频道’上来。”前来送校的小学二年级家长张女士说。
9月1日,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学生在入校时和家长告别。 新华社记者 刘颖摄
受疫情影响,上海中小学自今年3月12日起调整为线上教学。从长时间的居家学习生活回归校园,中小学生难免出现不适应。上海市闵行区实验高级中学校长林唯表示,正是出于学习生活状态改变的考虑,学校在9月1日、2日两天不安排文化课教学,而是专门组织学生进行在校军训,希望帮助孩子们适应学校规范性要求的约束,恢复校园生活的本来状态。
“我放下手中的书,整理胸前的领巾,昂首,凝望,仿佛看到那水深火热、民族危亡的景象……”1日,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开学第一课”上,该校“苗苗宣讲团”的孩子们向全校师生高声朗诵了他们新创作的诗歌。“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到来之际,他们希望这首讴歌中国军人浴血奋战、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诗歌,激励更多同学立下报国志向,做积极进取的好少年。
“孩子们很早就有自编诗歌的想法,暑假里,他们参观了许多抗战纪念地,了解到家乡也是一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热土,受先烈故事感召,他们完成了诗作,学校则给予他们最好的展示机会。”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副校长陆丽君说。
教育部等10部门近日联合发文,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据了解,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近年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政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读党史英雄事迹,学革命先辈榜样。新学期,学校计划在构建“大思政课”体系中持续创新,把红色故事融入书法、绘画、体育、课后服务、社会实践等校内外各类课程活动中,引导学生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
9月1日,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民警胡丹在为上海小学学生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新华社记者 丁汀摄
新学期第一天,上海嘉北郊野公园的田间地头人头攒动,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学生们正在老师带领下上新学期的第一堂劳动课。学生们认真学习农学知识,学习农事技能,体验农家乐趣。
嘉定区实验小学负责人表示,把劳动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内容,是希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追求,从小养成顽强的意志品质。新学期,学校将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设计更多孩子喜欢的劳动教育内容,同时继续鼓励“走出去”,让孩子们参与志愿服务中树德、增智、健体、益美。
嘉定区教育局表示,新学期将以校社协同育人为抓手,通过加强区内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和使用,进一步发挥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支持和保障作用,破解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架起学校、基地“双向奔赴”、“双向发展”的劳动育人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