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大上海“遇见”小生灵

2022年03月05日 09:18:0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3月4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在大上海“遇见”小生灵》的报道。

  说到“獐”,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成语“獐头鼠目”?其实,獐是一种很可爱、温顺、漂亮的动物。而且,它是大都市上海的“原住民”。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的獐栖息地采访,其间一头头活力满满的獐在林中奔跑跳跃,不时横穿步道跟记者来个近距离对视。

  獐“回归”了。它的回归,是上海越来越重视野生动物保护的一个缩影。当“微笑”的江豚重现长江口,当野生扬子鳄在崇明东滩自然繁衍,当成群结队的小天鹅降临黄浦江畔,当憨态可掬的貉在小区里安家,当麋鹿和獐走入栖息地……野生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是上海建设生态之城最好的见证。

   “极小种群恢复工程”,见效!

  獐是上海本地的一种小型鹿类,它们最明显的特征是头上没有角,但雄性嘴上有獠牙。自上海开埠以来,獐的数量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减少,到20世纪初上海已几乎见不到獐了。

  3月3日,一头獐在位于上海松江区的松江叶榭獐极小种群恢复与野放基地树林中奔跑。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回归,是从2006年开始的。当时,上海市启动极小种群恢复工程,獐等一系列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重新引进,目前长势良好。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扬子鳄,也在恢复工程的清单上。2007年,6条扬子鳄被引入崇明东滩。十多年来,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吕顺清亲历扬子鳄种群恢复全过程,他至今记得那激动人心的场景:一是引入次年,发现十几条扬子鳄幼体和几个卵的空壳;二是十多年后的一年春天,偶遇扬子鳄妈妈带着宝宝们晒太阳,小扬子鳄有的趴在妈妈背上,有的就在一旁的水里嬉戏。

  “更让人振奋的是,这条扬子鳄妈妈身上没有标记,它本身就是在这里自然繁衍长大的。”吕顺清说,“崇明东滩的扬子鳄已经是一个野生的种群了!”

  几天前,4头麋鹿被放归至上海市崇明区新村乡范围更大且具备林地、湿地等多种生境的栖息区内,标志着上海市首个麋鹿野放栖息地基本建成。初来乍到,麋鹿们对林地还有些陌生,在确定安全之后,它们迈开步子,一起去探索新家。

  据介绍,伴随上海开展野生动物栖息地建设和提升,22个因地制宜的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陆续建成,獐、扬子鳄、麋鹿等野生“原住民”数量增加,生态品质进一步提升。

    鸟往这儿飞,鱼往这儿游

  圆圆的头探出江面,接着胖滚滚的身子从水面跃起又落下,溅起的一朵朵小浪花在平稳而开阔的江面上格外显眼。

  几个月前,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人员如往常一样调查长江口生态时,与“嘴角上翘、自带微笑”的江豚不期而遇。作为“水中大熊猫”,江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种群数量迅猛下降,甚至难得一见。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王敏说,这是十多年来第一次!

  上海市环科院工作人员在长江口水域抓拍到长江江豚探出水面的瞬间。受访单位供图

  “看一个地方生态好不好,可以数一数鸟翅膀,数一数鱼尾巴”,越来越多的鸟往这儿飞、鱼往这儿游,折射一个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从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持续不懈治理崇明东滩互花米草入侵问题,为水鸟一步步开辟出适宜的生存空间;到保护长江母亲河,为一条鱼立一部法,用《上海市长江中华鲟保护条例》守护特定物种的种群发展;再到全面推行林长制,让生态空间更加稳定,生态布局更合理,生态功能显著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一个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正在努力建设。

  从难得一见,到惊喜遇见,再到常年得见。小动物们正用翅膀、用尾巴为上海的生态环境水平投票。数据显示,崇明本岛1%水鸟物种数已经从2011年的7种提升到2020年的11种,总数从每年25万羽增加到33万羽,白头鹤、黑嘴鸥、黑脸琵鹭等珍稀濒危的鸟类已经成为崇明岛的常客,每年都来。

    探索人与动物和谐共生之道

  如果说种树造绿和恢复物种是建设生态之城的形,那么当市民与自然互相适应、和谐共生,生态之城将形神兼具。

  “12345吗?我家里进了一只蝙蝠,麻烦尽快派人来处理!”

  “小区里有像狗又像浣熊的动物,看着挺害怕的,能不能派人来赶走?”

  “我发现一只受伤的小鸟,好像是从树上掉下来的,我该怎么做?”

  上海市林业总站副站长李梓榕在调研手札中开篇写下三个问号。随着生态显著恢复,上海市民与野生动物的交集越来越多,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中野生动物相关诉件也大幅增长。在城市中,人与野生动物如何和谐相处,相关探索迅速展开。

  复旦大学教授王放团队拍摄到的生活在城市里的貉。受访单位供图

  印发《上海市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指南(试行)》《野生动物类诉件口径与案例参考》等文件,补上收容救护工作缺乏规范性和专业性的短板,强化基层诉件处置人员培训;联合高校专家调研观测,进一步了解野生动物的习性和对城市管理的挑战;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等科普和宣教,努力形成不投喂、不接触、不伤害的氛围……

  “作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部门,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思维来研判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更不能忽略城市化进程中野生动物与市民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与矛盾。”李梓榕说,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最生动实践。

  一座城市就像一片海域,越来越多的小生灵们游弋其中。种种变化见证了上海生态建设的精细功夫,还有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对于生灵万物的极致关怀。在“人人建议、人人参与”之下,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发生着太多关于接纳、理解、互助、尊重的故事。

  在大都市遇见小生灵,这个故事未完待续。

【纠错】 [责任编辑: 许超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3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498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