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建设“千年商港”,有何深意?
2月24日,中国共产党温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
这已经不是温州第一次聚焦“商港”。这次和之前有何不同?
以“商”闻名的温州,为何聚焦“港”?
和很多沿海城市一样,温州的“商”离不开“港”——温州濒临东海,早在战国时期,便孕育了原始港口的雏形,并成为三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因港而生、因港而兴。
但又与其他城市不一样,温州的“商”格外离不开“港”——从解放初期到1978年,国家对温州工业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仅为6亿元。资源匮乏、人贫地瘠、“死路一条”(温州方言,音同“水路一条”)的温州人从港口出发,走遍千山万水,尝尽千辛万苦,孕育了闻名遐迩的“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精神。
步入新时期,在浙江省港口一体化发展的大形势下,温州港的发展定位越发明晰——温州港要成为区域性大宗散货中转港、产业配套港、集装箱辅枢纽港以及参与“一带一路”、开展对台经贸合作的重要支点。
“开放图强是必由之路,唯有胸怀大局、登高望远,才能融入大局、行稳致远。”刘小涛认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面对全球开放融通的历史趋势,温州一定要回答好如何重塑港通天下优势、加快建设“世界的温州”、走在新时代开放发展最前沿的时代命题。
使命决定任务。温州已定下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其中之一便是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
温州港乐清湾港区。
“商港温州”现状如何?
这已经不是温州首次聚焦“商港”。
早在2004年,温州市就提出要在“兴商活港”方面做大文章。那一年,温州港货物吞吐量为263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为21万标箱。
但彼时,温州更重“商”,要求突出“商”字特色,以中央商务区、物流基地、大型商业网点为载体,打好大商港发展基础。
第二年也就是2005年,温州市还提出了“建设东南沿海大商港”发展战略。当时还预计,十年后的2015年,温州港货物吞吐量将超过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300万标箱。
根据温州市的公开数据,2020年,温州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标箱”。2021年,温州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979.89万吨,集装箱103.6万标箱。
从数据上看,发展潜力似乎被高估了。
“我们清醒认识到,温州的城市开放度还需提升,温州发展进入了不进则退的重要关口。”刘小涛认为。
过去几十年,杭州、宁波、温州历来雄踞浙江全省前三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审视当下区域竞争格局,温州已从“铁三角”退到了“第三极”的位置,与“标兵”杭州、宁波渐行渐远的同时,身后的“追兵”也在加速迎头赶上。温州该拿出什么样的谋略与作为锁定“铁三角”格局,是绕不开的发展之问。
刘小涛表示,下一步温州将聚焦“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城市定位,彰显“商行天下”的独特优势,激发“港通未来”的巨大潜力,将温州打造成为通达五洲、连接世界、活力无限的城市。
温州城市一隅。
“千年商港”拐点是否已出现?
抛开数据,“过去五年,温州港区建设蹄疾步稳”是无可厚非的事实——
五年来,外贸新增近洋航线8条,内贸集装箱服务网络直通13个国内沿海港口,新引进瓯江智慧供应链物流项目、乐清湾北区物流园项目等,国家物流信息平台入驻、温州智慧交通建设深入,港口物流朝着智慧化、现代化、集约化方向发展……2021年,温州市成功获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谁也不知道量变什么时候会产生质变,因为改变就在悄然之间。
新春伊始,在温州港状元岙港区,集装箱卡车进进出出,多台桥吊同时作业,将一批批外贸货物装运上船,准备发往国外。今年1月以来,状元岙港区承接了大量来自省内外原先较少或者尚未在温州下水的货源地货物,日均进出港集装箱达到1100标箱,同比翻了一番。
温州港状元岙港区。
为温州感到欣喜之余,不禁纳闷,这离“千年商港”的目标要求还有多远?刘小涛给出了解答——到2026年,温州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20万标箱。
不仅如此,温州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赋予了“千年商港”更高格局的发展理念——基本建成集亿吨海港、国际空港、中欧陆港为一体的物流港,联动“卖全球、买全球”、引领消费新潮流的商贸港,跨境投融资便利、外资民资汇聚的金融港,头部企业集聚、天下温商回归的总部港,数字制造、数字贸易、数字金融蓬勃发展的数字港,展现“千年商港”新时代新景象。
方位决定方向,更高的目标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到2026年,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500万人次,存贷款规模总量突破4.5万亿元,贸易进出口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累计超1.5万亿元和2.3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额力争翻两番。
在高质量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征程上,浙江“第三极”温州将“千年商港、幸福温州”作为“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的前行目标,催人奋进、振奋人心。新路既已提出,期待温州一路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