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频道
正文

盐城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强化山水林田湖草协同治理

2021年10月13日 08:56:07 来源: 解放日报

    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昆明拉开帷幕。在中国馆主题展区,盐城黄海湿地保护管理案例引人关注。

    2019年7月5日,在阿塞拜疆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审议,将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值得一提的是,在“生物多样性100+案例”全球征集与评选中,盐城以恢复鸟类栖息地为目标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从7个大洲26个国家258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盐城黄海湿地有5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73个群系以及19目52科416种鸟类,其中,湿地水鸟种类占全国水鸟种类的60%,鸟类多样性极高。

    伴随世界遗产地的荣誉,如何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也成了摆在盐城面前的一项课题。申遗成功2年来,盐城给出了答卷:截至目前,黄海湿地遗产地已形成4个湿地保护小区,自然湿地保护率超过69%,在完善湿地修复规划编制的同时,沿海湿地修复保护也全面推进。位于盐城东台的条子泥,是自然遗产地的核心区。去年4月,为了帮助前来觅食的候鸟就近找一块躲避涨潮的歇脚栖息地,根据专家建议,东台沿海经济区在离候鸟觅食区最近的围垦养殖区,专门辟出720亩的区域,投入百万元进行微地形改造、湿地修复、环境整治并实行封闭管理,打造了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

    据统计,去年10月,在条子泥栖息地观测到的候鸟数量为5.8万;今年,这一数字已经增至6.5万。今年9月,条子泥湿地监测到珍稀物种小青脚鹬1164只,而此前学界普遍认为该物种全球种群数量不足1000只。号称“鸟中大熊猫”的勺嘴鹬,已成为盐城湿地的一张名片。这种喙部形似小勺的鸟类全球仅余200余对,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是世界上最珍稀的鸟类之一。条子泥栖息地营建完成后,共记录到勺嘴鹬80只。

    在人口稠密、经济活跃的城市打造出一片属于候鸟的家园,盐城的成绩背后,是一套被写入盐城党代会报告的解决方案——NbS。9月举行的盐城市第八次党代会上,盐城市委书记曹路宝在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扛起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责任,扎实开展生态修复,最大力度保护好生态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同时“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切实强化山水林田湖草协同治理”。盐城成为首个将“NbS”写入党代会报告的设区市。NbS即“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指保护、可持续管理和恢复自然的与经改变的生态系统的行动,以高效解决气候变化、食物安全、水安全、人类健康、自然灾害、社会和经济发展等问题。200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意见书中首次提出此概念。

    要保护,也要发展。如何实现生态价值的转化,盐城也有了方向。勺嘴鹬、丹顶鹤和麋鹿,并称盐城湿地“吉祥三宝”。同样是在盐城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丹顶鹤和麋鹿两个国家级保护区及条子泥被视作未来的发力重点。盐城希望通过加大对“吉祥三宝”的宣传力度,提升盐城“好生态”的影响力。(记者 于量)

【纠错】 [责任编辑: 严曦梦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长三角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长三角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长三角频道

01007012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24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