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田园奏响“零碳”新曲-新华网
2025 10/20 11:12:48
来源:新华网

江南田园奏响“零碳”新曲

字体:

  新华社南京10月19日电(记者何磊静)秋日清晨,薄雾笼罩着苏南水乡。驶入江苏苏州太仓市东林村,田园风光与现代元素在这里奇妙融合——农业厂房屋顶泛着蓝光的光伏板,村口停车场一字排开的新能源车充电桩……一个个“绿色”场景让这座江南村落多了些时尚感。

  走进东林生态农场,只见田园小火车站、生态饲料厂、生态羊场的屋顶,都被一块块光伏发电板所覆盖,它们如向日葵般静静吸收着光能,转化为村庄发展的绿色动力。

  图为东林村生态羊场。新华社发(黄天荣摄)

  “这些板子可是我们村的‘阳光存折’。”东林村党委副书记徐坚指着连片的光伏介绍,“仅仅是眼前这座羊场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年均发电量就超18万千瓦时,不仅满足生产用电,还能为小羊遮阳降温,提升出栏率。”

  “阳光存折”背后,是国网苏州太仓市供电公司与东林村联合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等共同建设的“光储直柔”微电网项目。通过系统规划和建设,东林生态农场配备光伏、储能、充电桩等设施,基本实现农场“零碳”运行。

  “东林村目前已安装分布式光伏容量约1.4兆瓦,全村50%的电力供应来自清洁能源,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1000吨。”国网太仓市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余小毛对记者说。

  东林村以富硒大米和“一根草、一头羊、一袋肥、一片田”的“四个一”生态循环养殖模式远近闻名。眼下正是秋粮抢收时节,稻香从田间扑面而来。当记者问起是否担心冷空气南下导致的连绵秋雨影响收成时,徐坚带领记者来到一个特殊的地方——烘干中心。

  步入这座矗立于乡野间的烘干中心,记者仿佛置身“机械城堡”,纵横交错的管道连接着一台台大型设备。“以前我们露天晒谷,收成得看天意;后来用煤油,污染大,温度难控制,还会给大米染上异味,卖不出好价。”徐坚说,“现在我们用电烘干,干净、省心,大米品质也好。”

  徐坚介绍,当地将12台传统化石能源烘干设备换成空气源热泵电烘干设备后,每年可节省成本18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吨。

  小火车穿过田野,田园风光尽收眼底,这样浪漫诗意的场景,每天都在东林村上演。在小火车车站的停车场,一片片光伏车棚为新能源车充电桩输送绿色能量。

  随着近年来农文旅深度融合,东林村持续吸引着周边地区游客前来观光。为满足游客新能源出行需求,村里配套建设多片光伏车棚,配备数量充足的充电桩,让短途游客既能不为里程焦虑,更能让新能源车充上绿电。

  此外,徐坚介绍,东林村还建成“零碳科普小屋”,设计出“电力碳排放因子小绿”等IP形象,积极开展国内外青少年低碳研学活动,让江南田园成为青少年科普乃至跨文化交流的“绿色窗口”。

  东林村的“零碳”发展之路,也是苏州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建设绿色低碳乡村的生动缩影。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苏州地区正积极探索环太湖流域农村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让更多村镇增绿惠农。

  在苏州吴中区金庭镇,生态农场以“零碳”碧螺春茶助力茶农增收;在吴江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换电站助力植保无人机动能十足;在常熟蒋巷村,当地以“零碳数字蒋巷乡村振兴项目”持续打造“零碳乡村”“数字乡村”……以点带面、全域推进,苏州正以一项项“零碳”工程,让江南水乡田园牧歌奏响新曲。

【纠错】 【责任编辑:史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