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组织力度”跑出“项目速度”——以高质量党建聚力项目建设提质提效-新华网
2025 07/02 15:58:54
来源:新华网

余杭:“组织力度”跑出“项目速度”——以高质量党建聚力项目建设提质提效

字体:

  清晨六点半,文一西路西延工地已是焊花飞溅。“老李,降噪钻头我们今天必须调试到位,隔壁小区王大爷又打电话了!”项目总工陈宣通与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反复进行讨论。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噪音问题陈宣通已经带着几名党员骨干在工地连轴转了半个多月。经过多轮测试,屏幕上的噪声曲线稳稳压在56分贝线下。“成了!这下街坊们真能安心了!”陈宣通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意。

  党建“实变”凝聚力,一线党员啃下“硬骨头”

  “民生工程,最怕‘扰民’!”陈宣通说起文一西路西延工程刚开工时的情形,记忆犹新。钻机轰鸣没几天,就被附近小区居民找上了门,带头的张阿姨一脸疲惫:“陈队长,这轰隆隆一直响,能不能声音小点呀!”

  “您放心,一定解决!”陈宣通转身就扎进了桩基区。他当天就拉上8名党员骨干,成立“突击队”,立下军令状。白天测数据,晚上改钻头,党员带头连轴转。通过对几十组参数的反复调优,最终“啃”下了“动静小的反循环钻机+特制消音钻头”的组合方案。“机器声小了,老百姓心气就顺了!”陈宣通深有感触。现在,“一名党员干部+一批骨干+一支队伍”的“穿透式”攻坚网,已成为余杭项目工地的标配。“这机器声每小一分贝,老百姓心里就暖和一截!”陈宣通说。

  如今,在余杭22个“千项万亿”工程、73个“两重”、18个“两新”项目上,项目党组织稳妥有序建立。群众满意度与工效提升齐头并进,这背后,是余杭建立的“嵌入式”党建赋能机制——项目动工即建支部、签责任状、设示范岗。当组织优势深度融入工程项目建设,在这片建设热土上,重大项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拔节生长。

  全过程抓、抓全过程,打通组织赋能链路

  如果说陈宣通是在一线“拔钉子”,那区审批中心就是在后方“疏脉络”。

  项目指挥中心的大屏上,渣土运输审批流程的光点正在不停跃动。工作人员指尖轻划,指着一处介绍:“之前水电气网报装,上上下下得跑不少单位走审批流程,现在我们一键就能打通所有接口。”

  面对施工过程中多部门参与审批的情况,余杭区强化党建统筹资源作用,整合水电气网报装、渣土审批等20项联办“一件事”,推行“前台受理、并联审核、专窗出件”模式,实现无纸化审批,审批环节压缩70%。

  工作人员笑着演示:“现在土地招拍挂和施工许可直接‘云握手’,过去87天的流程,现在19天搞定,还能特事特办,上门辅导,企业可开心了!”

  推动大项目在余杭全域真正招大引强,真正落地开工,真正提速提效,年初,余杭区就推出组织工作服务保障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十条举措,定制“一项目一方案”清单,开展“管家式”上门辅导,余杭区构建了“设计巡检+项目推演”体系,建立“党员干部→攻坚小组→项目支部→党建联建”问题闭环解决链,提供安全、技术等专项指导,提出优化建议110余条,精准服务企业30余家。

  

  (图为: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中轴线设计效果图)

 联动、集成、赋能,配好党建联建的“粘合剂”

  “我们不仅要成为城市中轴线上的‘耀眼明珠’,更要奋力打造高质量党建引领重大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明星范式’。”余杭城投负责人在介绍国际体育中心项目时自豪地说道。国际体育中心项目党支部依托“需求端申报+供给端领办”的双向揭榜机制,将项目建设难题转化为创新命题,联动市区两级城管、住建等8家党建联建单位,聚焦渣土清运管理难题,通过线路智能规划、车辆错峰调度,有效实现土方高效转运,保障了工程进度顺利进行。

  党建激活、创新迸发,组织力重塑的不仅是时间,更凝聚了一座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充沛活力。在项目建设的“快车道”上,党建联建成为了提速引擎。试点“模拟审批”,把服务做在前头,创造出“签约即许可、交地即放线、拿证即开工”的无缝闭环。通运路南工业地块四项目负责人感慨:“过去项目落地像‘马拉松’,现在是‘百米冲刺’!党建联建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效率自然就上去了!”。“在通运路南工业地块四项目,我们联合发改、经信、审管办等单位成立专班,积极争取上级职能部门资源下沉、要素赋能,3个小时内办好所有证件,实现了‘拿地秒开工’的新跨越,‘顶格’刷新‘余杭速度’。”良渚新城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记录的刷新,形成了对周边区市产业的‘磁吸效应’,目前已有5家拟上市募投项目意向落户。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推进项目快建快成、成片成势,推动区域产业生态蝶变。”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余杭将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来抓,持续擦亮“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营商环境金名片,一大批“最强大脑+未来产业”纷纷落地。在2025年余杭区双招双引暨重大项目半年度工作推进会上,102个重点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超135亿元,涵盖了智能物联、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截至目前,余杭区内22个“千项万亿”工程项目已完成投资47.07亿元,项目数量与投资规模均居全市首位。

  “党建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活了就是创新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余杭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省“千项万亿”工程全面推进之际,余杭区正不断创新实施“党建联建+项目支部”模式,聚焦项目推进的痛点堵点,以组织优势赋能项目建设,让组织力深度融入项目全周期,跑出项目攻坚的余杭加速度,不断提升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的综合能级,为经济大区勇挑大梁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胡宇星 朱浙楠)

【纠错】 【责任编辑:史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