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专精特新申报有哪些硬性指标?”“市场占有率证明需要第三方机构认证吗?”会场内,40余家企业代表们举着手机拍摄PPT,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要点,专家刚抛出一个案例,台下便响起此起彼伏的提问声——这是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余杭经开区”)专精特新政策解析及申报培训会的火热现场。
为助力中小企业搭上政策“快车”,近日,余杭经开区化身“创新辅导员”,携政策研究领域专家走进企业“家门口”。培训会直击申报核心,从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的“硬指标”到省级专精特新的“晋级密码”,专家化身“政策拆解师”,用数据、案例将抽象标准转化为可操作的“说明书”。
针对企业关注的申报难点,专家结合典型案例,详细讲解知识产权布局、研发费用归集等关键环节的实操要点,并逐项拆解专精特新企业评价指标,帮助企业明晰申报路径。
“企业上年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3%,知识产权需与主导产品强关联”“很多企业卡在材料完整性上,比如佐证材料需要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财务状况、技术创新、市场占有率等相关证明……”专家边讲解边圈出申报“雷区”,帮助企业在申报过程中少走“弯路”。
活动中最受热捧的当属“专家问诊”环节。企业代表们抱着申报材料“排队候诊”,专家团队化身“申报医生”,逐一“把脉”痛点。“去年我们刚刚成功申报了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会上,我们也向老师咨询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相关申报要求和材料的撰写规范,受益匪浅。”浩水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余杭经开区培育的“创新样本”,浩水科技自2016年落地以来,从供排水设备制造起步,逐步构建起智慧水务全链条,并于2024年成功跻身省级专精特新行列。公司负责人坦言:“余杭经开区的政策培训就像‘及时雨’,帮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朝着专精特新方向成长。现在我们的目标是三年内冲击国家级‘小巨人’!”
浩水科技的成长,在余杭经开区并非个例。截至目前,余杭经开区已孕育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8家、“重点小巨人”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72家,更有2家企业摘得制造业重要荣誉——国家级单项冠军。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余杭经开区的中小企业正以“专精特新”为帆,在创新浪潮中破浪前行。“我们不仅要‘育苗’,更要‘造林’。”余杭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常态化开展政策培训、产融对接、产学研合作等活动,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的四级培育体系,助力更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拔节生长”。(杨旭晓 王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