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平江实小:协同育人新实践,校家社合力破解交通拥堵-新华网
2025 05/07 18:43:53
来源:新华网

苏州平江实小:协同育人新实践,校家社合力破解交通拥堵

字体:

  5月7日傍晚,位于苏州古城区的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迎来了放学时段。该校位于当地主干道干将路上,“交通晚高峰”+“放学”,无疑会引来学校门口的短时大拥堵。但现实情况是,校门门口井然有序,学生家长带来的电瓶车、汽车流量,并没有造成交通堵塞。因为半年多前,在校、家、社多方协调联动下,在停车资源稀缺的古城核心区,学校成功协调到了临时停车区域,并制定了完善人性化的交通疏导方案,成功解决了困扰周边多年的放学交通拥堵老大难问题。

  机非混行车流绵延,校门拥堵老大难

  “之前确实校门口拥堵非常厉害,每次接孩子都得折腾个把小时。”当天前来接送女儿放学的钱女士,对于此前的拥堵情况记忆犹新。钱女士说,之前每到放学时候,为了方便,很多家长会把车辆停放在学校门口辅道上,直接占用两个车道,再加上骑电瓶车的家长,校门口机非混行,拥堵严重。“特别是到了下雨天,从校门口开始排起的汽车长龙,大概可以绵延1公里多。”

  据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金一民介绍,学校现有学生2500多名,接送学生的私家车登记量大约有800多辆,电瓶车数量更是达到了1200多辆。学校门口的干将路,东西向横贯苏州市中心,一直是当地车流量最大的干道之一。此外,学校附近就是苏州知名的旅游景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因此每天放学时分,晚高峰车流叠加家长和景区的车流,直接导致短时间内校门口严重拥堵。虽然这一问题长期存在,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一直未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协同治堵 一场双向奔赴的文明实践

  放学时段的交通拥堵,不仅严重影响了干将路的通行效率,也给学生安全带来隐患,给周边居民的生活也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在去年10月,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决定再次尝试,争取破解这一难题。

  “当时我们想了很多方案,总体思路是堵疏结合。一方面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家长停车的区域,二是取得家长支持,改变家长的接送习惯。”金一民说,当时学校附近的仁恒仓街商业广场刚启用一年多,距离学校步行约500米,如果可以短暂借用那里的停车资源,停车难就可以迎刃而解。为此,金一民和学校老师先进行了前期调研,在放学时段,前往仁恒仓街商业广场的停车场进行了实地探访,发现在放学时段,确实有很大车位空余。

  随后,在属地街道的协调下,学校和仁恒仓街商业广场进行了接洽。经过多次反复协商,最终取得了对方的支持:在周一至周五放学时段,停车场为学校家长提供一小时的免费停车服务。“市中心商场的停车费是比较高的,所以提供1小时的免费停车,支持力度是很大的。当然通过这个模式,也给商场带来了更多的流量人气,彰显了商家的社会责任担当,所以最终我们达成了共识。”金一民如是说。与此同时,学校又开辟了专门用于停靠接送学生电瓶车的停车区域,家长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后进入学校,将电瓶车停入指定区域。为了保障通行效率,学校还设置了电瓶车单向通行的指示牌。

  一切准备就绪后,去年11月14日开始,学校陆续发出了3份《致家长的倡议书》。倡议书中,不仅详细说明了学校门口交通拥堵的现状,还提出了将汽车停放在仓街停车场,学校开辟电瓶车停放区域的建议,并详细介绍了停放规则。随后,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密集召开了6次家长会。呼吁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安全健康和社会责任,积极配合学校的举措,改变以往的接送习惯。这一行动,得到了家长们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主动将车辆停放在仓街停车场,步行到学校接孩子。值得一提的是,姑苏区交警大队也给予了学校大力支持,增加警力,在仓街路口维护交通。

  如今,半年多过去,学校门口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干将路的通行效率也明显提升。家长钱女士说,现在每天放学,她都是定定心心把车先停到仓街的地下停车场,然后步行5分钟到校门口。“再也不用像之前那么风风火火,着急忙慌了,可以从容地接送孩子了。”

  从“疏堵”到“育人” 小学校有大担当

  随着校门口拥堵难题的彻底解决,当地媒体纷纷报道了平江实验学校这一创新做法,在社会上获得了诸多好评。一些专家指出,放学时段的交通拥堵问题普遍存在,平江实验学校通过与周边停车场合作,引导家长改变接送习惯,成功缓解了交通压力。这一做法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值得其他学校借鉴。

  事实上,作为一所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名校,上述停车难题的顺畅解决,离不开该校长期以来在校、家、社协同育人领域的实践和努力。在平江实验学校,新生入学前半个月,所有一年级的新生家长们就开启了家庭教育学习,先孩子一步适应小学生家长的身份,并言传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样,引领孩子顺利融入小学生活。学校还开设了“大成父母成长学院”,每周会线上推出大成父母成长学院系列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涵盖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生命安全、学习方法等方面。在平江实验学校,家长会是一个恳谈会,家长们和老师围坐在一起,由家委会成员担任主持人,专家进行团体辅导,家长和老师全员参与,交流讨论,互通互融。

  为完善校园、家庭与社区“三位一体”的协同教育管理模式,学校还会联合街道、社区,开展红领巾讲解、红领巾寻访等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学校还会定期邀请街道、社区代表、共建单位代表及家委代表,召开学校建设座谈会,邀请大家从文明素养、交通安全、身心健康、行为习惯培养等方面为学校发展贡献良策。

  在金一民看来,这次放学拥堵问题的解决,正是校家社协同的一个生动案例。这一过程中,老师、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们传递了责任、协作与奉献的精神,树立了良好榜样。“教育不仅仅是课堂内的知识传授,社会性是学校的基本属性。学校只有主动对接社会、家长,挑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担当,才能破解教育难题,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纠错】 【责任编辑:王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