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中国行丨安徽蚌埠:“检察蓝”编织起护薪保障网-新华网
2025 05/02 08:50:51
来源:新华网

高质量发展中国行丨安徽蚌埠:“检察蓝”编织起护薪保障网

字体:

  新华社合肥4月30日电(记者卜寄傲)在蚌埠市五河县人民法院的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联席会议”正在进行。当两位农民工代表接过法院送达的调解书时,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这不仅是一场司法机关的工作会议,更事关70个家庭的生计。

  六万多元欠薪背后的民生牵挂

  回想起讨薪历程,在工地负责门窗安装的曹平(化名)仍难掩激动。作为班组里的熟练工,他和其他工友日夜忙碌,每天赚100到300元不等的日薪,却因与老板相熟而未签订劳动合同。

  临近年关时,记工本上的钱仍未兑现,这群靠打零工度日的农民工,只能揣着未签字的出勤表,向五河县人社局递交了求助信。

  “咱打工的哪懂什么书面合同,只想着老乡介绍的活计靠谱。”曹平的话道出了许多劳动者的困境:法律意识薄弱、证据留存不足,让讨薪之路难上加难。家里的亲人虽嘴上不说,但心里总不是个滋味。家里的日常开销、小孩的学费、腊月里的年货,都是需要用钱的地方。

  “检察蓝”织就护薪保障网

  当人社部门将欠薪线索移交检察院时,检察官们立即启动绿色通道。通过走访调查、公开听证等方式,迅速查明涉案金额高达110余万元,涉及70名农民工的复杂案情。从线索受理到资金到账,全程仅耗时两个多月,这个速度让曹平们真切感受到:“有事找法,真的管用!”

  据五河县人民检察院介绍,2023年年初,五河县某镇推进了“十村厂房联建项目”工程,该工程先由刘某某施工,后刘某某又将该工程委托给郭某某,两人存在账目不清等问题。当年12月,该工程完工后,工人们讨要薪资,刘郭两人却互相推诿“踢皮球”,工资迟迟未发放到位。

  
  五河县人社部门向检察院移交农民工欠薪案件线索。 新华社发

  “诉讼不是目的,案结事了才是关键。”承办检察官深谙农民工的难处,采取了刚柔并济的调解策略。一方面向劳务公司摆事实、讲法律:“法院判决后不仅要全额支付薪资,企业征信也会留下永久污点”;另一方面又为农民工算清现实账:“企业经营不易,分期支付或许是当下最可行的方案”。在双重疏导下,这场持续数月的纠纷终于在法院调解室达成和解。

  从个案办理到长效治理

  在五河县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台账上,这样的护薪故事并非个例:2024年以来,累计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7件,为259名农民工追回490万元薪资;通过民事支持起诉帮助127人追薪180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检察护薪”专项行动的强大合力,更是司法为民的“绣花功夫”。

  
  五河县基层检察官讨论案件线索。新华社发

  “根治欠薪不能只靠事后追讨,更要织密源头预防的制度网络。”五河县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王博的话点出了治理关键。五河县人民检察院正以“检察 +”机制为抓手,推动建立劳动保障监察、司法审判、检察监督的联动机制,从规范劳动合同签订、落实工资保证金制度等源头环节发力,让“讨薪难”不再成为农民工的心头之痛。

  “看着乡亲们的笑容,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意义。”五河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妹说。当“检察蓝”成为民生守护的底色,当司法温度融入每一起案件,欠薪纠纷终将在法治阳光中得到妥善化解。

【纠错】 【责任编辑:王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