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发展,养老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自2020年起,市民政局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社会力量为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免费的生活照料服务,涵盖助餐、助浴、助洁等多个方面。上千名助老员活跃在全市各个角落,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成为他们晚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守护者”。
在常州市嘉泽镇朝东村,助老员陈彩琴的名字或许并不为人熟知,但只要提起“那位总来照顾老人的助老员”,村民们都会热情地指路:“沿着这条路往前走,看到一辆白色电动汽车,就能找到她。”陈彩琴是众多助老员中的一员,她用真诚和耐心温暖着每一位老人的心。
她是老人的“贴心保姆”
家住嘉泽镇朝东村的陶珠英奶奶已年过九旬,因患有多种老年基础病,生活起居多有不便,尤其是独自生活时,许多日常琐事都成了难题。得知这一情况后,陈彩琴第一时间主动上门,为陶奶奶提供细致入微的照料服务。她不仅帮奶奶洗头、洗澡、修剪指甲,还细心打扫房间,擦拭家具,整理床铺,确保奶奶的生活环境整洁舒适。在陶奶奶因身体虚弱无法下床时,陈彩琴更是耐心地为她按摩腿脚,用温热的手掌轻轻揉捏,帮助她放松肌肉,缓解关节的疼痛和僵硬。
陶奶奶感动地说:“小陈虽然不是我的亲人,但她比亲人还亲,我真的非常感谢她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每次她来,我都觉得心里特别踏实。”面对陶奶奶的感激,陈彩琴总是笑着说:“只要老人开心,我再苦再累都觉得值得,心里也是暖暖的。看到奶奶的笑容,我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她是老人的“心灵慰藉者”
除了陶奶奶,同村的宋洪春、周助妹老两口也是陈彩琴的服务对象。宋爷爷年近八旬,周奶奶也因腿脚不便常年需要人照顾。陈彩琴不仅为两位老人打扫房间,还耐心地为他们修剪灰指甲、理发、剃胡须。在服务过程中,她总是与老人拉家常,聊村里的新鲜事,回忆过去的趣事,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老两口笑得合不拢嘴。
周奶奶因腿脚不便,平时只能坐着或躺着,陈彩琴便利用空余时间搀扶她出门散步,帮助她活动筋骨,促进血液循环。每次散步时,陈彩琴都会细心观察周奶奶的步伐,提醒她注意脚下的路,还会为她讲解一些简单的保健知识,比如如何通过饮食调理身体、如何预防跌倒等。老两口感慨道:“自从陈彩琴来服务后,我们的房间总是被打理得井井有条,角角落落都干干净净。每次服务结束,她还不忘叮嘱我们保重身体,天冷了要记得添衣,让我们感到特别温暖。”
她用真心换真情
陈彩琴的助老服务不仅仅是完成一项工作,更是用心用情去关怀每一位老人。她会根据老人的喜好调整服务方式,比如陶奶奶喜欢听戏曲,陈彩琴就会在帮她按摩时播放一些经典戏曲选段;宋爷爷喜欢喝茶,她每次上门都会带一些新茶叶,陪他一起品茶聊天。她的细心和耐心让老人们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村里人都说,陈彩琴不仅是老人的“贴心保姆”,更是他们的“心灵慰藉者”。
从家政到助老,她用热爱坚守岗位
陈彩琴今年58岁,从事助老员工作已有四年多。在此之前,她一直从事家政服务工作,退休后了解到助老员这一职业,便毅然决定投身其中。通过考试,她入职了苏州普康智慧养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武进分公司,开始了她的助老员生涯。
与家政工作相比,助老员的工作更加专业和复杂,除了日常家务,还需要学习护理、康复等新技能。此外,服务对象多为高龄老人,行动不便、神志不清等情况时有发生,助老员需要投入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起初,陈彩琴的家人对她的选择并不完全理解,尤其是她的丈夫,认为她放着清闲日子不过,非要自找辛苦。
“可我就是喜欢这份工作,喜欢照顾老人,喜欢和他们待在一起。”陈彩琴坚定地说。她的真心付出不仅赢得了老人们的感激,也收获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工作至今,她已收到8面锦旗。她的丈夫也从最初的不理解,逐渐转变为支持,甚至会在生活中为她准备午餐,帮助她减轻负担。
用专业和毅力赢得信任
助老员的工作不仅需要热情,还需要通过专业培训和考试。陈彩琴所在的公司每月都会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新人上岗前需通过考试获取上岗证。此外,从事长期护理工作的助老员还需考取常州市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人员上岗证。对于50多岁的陈彩琴来说,背诵政策内容和理论知识并非易事,但她凭借毅力和对工作的热爱,成功通过了考试。
在实际工作中,陈彩琴也面临着体力和精力的双重挑战。许多老人已丧失行动能力,助老员需要协助他们翻身、擦浴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对老人和助老员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今年春节,她一直忙到大年夜前一天才休息,年后初五便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她所在的公司共有36名助老员服务于武进区嘉泽镇片区,大部分年龄在53岁至60岁之间。尽管工作辛苦,陈彩琴依然没有离开岗位的打算。她认为,人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她希望在自己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为更多的老人提供帮助。
她用行动诠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陈彩琴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她的无私奉献和细致关怀不仅让老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也为社会传递了温暖与正能量。她说:“每个人都会老去,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让他们晚年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正是因为有像陈彩琴这样的助老员,乡村的助老服务才得以温暖延续。她们用行动告诉我们:关爱老人,不仅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个人心中的一份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