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人才企业,看懂鄞州“活力密码”-新华网
2025 01/27 19:30:08
来源:新华网

透过人才企业,看懂鄞州“活力密码”

字体:

  岁末年初,宁波鄞州区人才企业好消息频传。

  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甬产单细胞质谱仪”荣获省经信厅评定的国际首台(套)产品,还获评了2023年度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宁波伏尔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天牧光能”投产销售仅一年便创下海外销售1200万元的佳绩……

  回首整个2024年,中淳高科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威晟汽车、尚进自动化、美康生物入选“浙江制造精品”;筑鸿纳米、尚进自动化入选浙江省首台(套)装备名单;33家人才企业获评高新技术企业……诸多人才企业收获了沉甸甸的荣誉。

  人才企业,是观察一个地方发展活力、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窗口。过去一年,鄞州如何推动政府、企业、人才等各层面“多向奔赴”,让每一份创新活力尽情奔涌?对此,鄞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任甘表示,创新发展向来不是“独角戏”,既需要理念的“破冰”,又需要制度的“护航”;既需要企业的“探路”,又需要人才的“泉涌”;既需要“店小二”式服务,又需要对发展的尊重。

  

  机制破题,顶层设计布局未来

  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有为政府”的谋篇布局。鄞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任甘认为,鄞州的经济大舞台上,从来都不是企业家在上演“独角戏”。“我们通过政府政策的顶层设计,不断服务保障人才项目和人才企业更好地发展,让政策真正成为各类人才和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在城市创新发展的关键节点与长三角区域的激烈角逐中,鄞州始终怀揣着“思贤若渴”的紧迫感——人才资源虽丰,但在结构、质量上仍面临与高质量发展目标不完全契合的挑战,政策体系的整合度与靶向性仍有待提升。

  为此,鄞州对区划调整以来鄞州区人才引进及人才政策实施情况开展了一次“大起底”。鄞州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才集聚等多方面对财政支出进行综合考量,并与其他发达区县市政策进行政策横向对比,聚焦问题短板,形成了《鄞州区人才引进评估报告》《鄞州区人才政策评估报告》,并针对性出台了人才项目全周期管理等17项制度性文件。

  某种程度上,这一次“大起底”,不仅是对过去的复盘和承继,更是对未来发展关键的前瞻布局。2025年,鄞州还将对全区人才政策进行一次“系统升级”,面向科技领军、城市精英、卓越工匠、青年优才等全领域人才队伍,推出“引进+培育”双向贯通、双轮驱动的“人才新政3.0”,激发更多人才的内生动力。

  锦上添花的政策之外,体制机制亦决定着一个地区发展进步的活力,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在这一点上,鄞州也深有感触。任甘介绍,为帮助企业招引高层次人才,鄞州区积极探索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破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

  近年来,鄞州区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创新推出“双聘人才”的联合引才模式。该模式由政府搭台,高校和企业共同招引博士后人才,人才前两年在企业进行产业化攻坚,政府给予相应支持和补贴,两年后人才可以选择留在企业或回到高校,开展“基础科研+产业化”的多重发展。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还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合作,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路径。

  人才体制机制上的改革,为人才松了绑,激发了创新活力,更为企业发展厚积薄发积蓄更强的新动能。

  

  (第二届“智鄞未来”企事业单位全国巡回双选会启动现场)

  助企揽才,产业注入青年活力

  去年,鄞州区牵头组织了500余家重点企事业单位,携7000余个岗位,分不同产业领域赴上海、北京、西安、南昌、南京等16个高校集聚城市,到50所高校诚意揽才。

  “以前我们的全国巡回双选会是政府去招公务员、选调生、事业人员,但是后来我们发现企业的招聘需求,但一些顶尖院校企业单独进不去,社会招聘又感觉影响力和吸引力不够,所以我们就把企业纳入组成‘引才使团’。”任甘说。

  政府搭舞台、企业“唱主角”。区内几家龙头企业还站上高校讲堂,“亮”出自己的岗位需求和企业实力,并和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和输出上深化协作。

  此外,双选会上不仅有“听得响”的揽才宣传,还有用心展示“看得见”的城市态度。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沈敏担任首席“推介官”,推介鄞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布城市合伙人“招募令”,全方位展示鄞州的产业优势、人才政策和发展机遇。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制造业大区鄞州还首次面向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职业院校开设技能人才专场。

  “引才使团”赴高校“吆喝”,折射出政府成就企业、招引青年的决心。2024年,鄞州新引进青年大学生4.8万人。青年的敢想敢拼敢闯,将勃勃生机注入到鄞州的产业经济里,成为鄞州在新兴产业领域踏步向前的重要推力。

  

  (宁波高校首个博士后校企联合培养创新试点“落户”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为助力企业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从而在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鄞州区还积极引导重点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仅博威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就已累计引进博士后11名,每年为企业开发出15种以上新型铜合金产品,其中唐宁博士开发的“高强高弹带材产业化项目”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完成进口技术替代并实现产业化,为企业每年增加营收超2亿元。

  “去年,鄞州还创新打造全省首个博士后创新创业园,采用‘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化运营’模式,集成博士后科研创新、项目融资、带动就业等一站式功能”,任甘介绍,目前该园区已入驻或达成入驻意向的以博士后人才为主体的企业或项目达25家。

  系列努力成效颇丰。近3年,鄞州区新增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21家,其中95%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目前全区建有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64家,覆盖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机械装备、新材料等重点产业,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71名,博士后工作站规模持续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为企业补充了源源不断的创新“血液”。

  

  (“因爱而来,鄞聚人才”鄞州引才留才系列活动)

  优化服务,温暖关怀落到实处

  在鄞州,每年的“智鄞未来”人才科技周,都有一个特殊的环节:政府为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创业人才、技能人才、人才企业等颁授奖章并送上鲜花。这份对人才和企业的礼遇,背后是对人的尊重,对发展的尊重。

  事实上,鄞州给予人才的,不只有荣誉、掌声和C位,还有诚意满满的礼遇“大礼包”。

  每逢周五,鄞州人才凭借人才码,就可以在浙里办“智鄞未来”云平台上领取一份免费咖啡礼券。

  事实上,放眼长三角,能够提供一杯免费咖啡的城市并不鲜见。任甘说,为了拿出足够的诚意,鄞州在政策设计上下足功夫,将咖啡兑换点设在了宁波大市的330多家瑞幸咖啡门店,让人才能就近喝上一杯免费咖啡,感受到更多的“小确幸”。

  将惜才、爱才融进基因里,把每一份服务落到实处,鄞州的探索没有止于一杯咖啡。鄞州为省级以上人才打通了全国28个机场专属贵宾通道,为人才配备全程陪护专属家庭医生,让人才在就医时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定期举办各个层次人才的相亲活动,关注人才的个人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去年,鄞州以“五优五遇”人才服务品牌为牵引,重磅推出“智鄞未来”人才码,进一步整合拓展高层次精英人才卡“医食住行娱家”等方面的服务功能,与精英卡实现线上线下一体互通。

  

  (宁波国际人才社区正式启动)

  前不久,宁波国际人才社区正式启动,为人才提供高品质居住环境,配建24小时图书馆、烘焙室、舞蹈室、非遗文化室、电影放映厅等中外文化体验活动空间,还配备双语社工,为入住人才提供涵盖涉外政务、医疗、托幼教育等一系列国际化的公共事务咨询服务。

  “人才最有感”,大抵如是。包罗万象的服务“大礼包”馈赠下,鄞州人才引力正在加速。去年以来,鄞州顶尖人才引育实现突破,市级及以上人才入选数全市第一,院士中心绩效连续三年全省第一。诸多数据和成绩既是“最强大脑”落脚鄞州的缩影,也是对鄞州干事创业氛围的认同。

  人才、企业、城市,相互吸引彼此成就。随着创新主体更多元、创新要素更充沛,创新活力正流淌在鄞州的每个角落、每寸土地,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力

  鄞州的未来,注定要与数万人才和企业一起,共同书写。(王超)

【纠错】 【责任编辑:王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