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千年,江南儒城成长记-新华网
2025 01/20 12:19:21
来源:新华网

悠悠千年,江南儒城成长记

字体:

“悠悠江南儒风,千年孔子南宗,礼乐文化在此交汇,儒学精神在此传承……”夜幕降临,浙江衢州古城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灯火辉煌,悠扬的乐声与食物的香气交织,仿佛穿越至千年的南宋古城,游客们流连于热闹的市集与表演中,感受着这座浙西小城特有的烟火气和文化底蕴。

从全国巡演火爆的音乐剧《南孔》,到水亭门夜游的沉浸式演出;从“南孔宴”到鲜辣十足的“长三角第一辣街”,衢州以丰富多元的文旅体验,展现出独有的城市风采。文化讲故事,美食传风味,南孔礼韵悠远,衢州味道正鲜。

“舞台上的精彩只是南孔文化的一部分。真正的南孔传奇,依然鲜活地保存在衢州这片土地上。”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纯浩近期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儒家圣地、南孔家庙所在地的衢州正致力于建设一座江南儒城,积极推动江南儒学的社区化和街区化,计划通过与国际儒学联合会的合作,打造全球儒学文化中心。

南孔文化传承,儒风千年滋养

“打开中国文化地图,你会看到一个神奇的现象,一个以衢州为中心的‘300公里儒学文化圈’。”

李纯浩作为文旅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他解释道,这个文化圈内,几乎所有的儒学大家和大派都在衢州的辐射范围内。朱熹的“闽学”、陆九渊的“心学”、吕祖谦的“婺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等重要儒学思想,均在这一地区诞生并传播,构成了江南儒学的文化基因。

儒学文化圈的形成,与衢州南宗孔庙的形成不无关系。自南宋初年,孔子第48代裔孙孔端友从山东曲阜南迁至衢州,建立孔氏家庙,素称“南宗”。

孔氏南宗家庙,千年儒风浩荡,长期的儒学文化浸润,与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文化相互交织,使得尊师重教、有“礼”有义成为这座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在这里,礼乐不仅仅是历史的遗产,更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映射。

WechatIMG14442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李纯浩婺剧变脸演出图

“儒城就是教育教化,所以衢州有历史上最多的书院。”李纯浩说,早在南宋时期,衢州的书院数量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具体来说,衢州有柯山书院和清献书院两所著名书院,共有17所书院。

作为中国南方的儒学文化中心,衢州也被誉为“东南阙里、南孔圣地”。 有着万年文化史、四千多年的建城史,文脉绵延流长。

宋代以来,尽管衢州人口占浙江省总人口的比例仅为5%,但它却为浙江贡献了近10%的进士。南孔文化的沉淀和扎根成为衢州的城市标签,也勾勒出了城市的文明底色,作为现代儒学思想的重要一环,深刻影响着当地历史、经济和文化。衢州独特的“有礼”城市精神,也在儒学的滋养下不断传承与发扬。

“整个儒家思想在江南文化的一种融合形成,造就了这么一座江南儒城。”李纯浩表示,“如今,我们正通过文化创新与实践,让儒学精神更深刻地融入城市生活,赋予衢州新的文化活力。”

作为江南儒学的源头,衢州拥有全国唯一的中国儒学馆。2024年,衢州借力国际儒学联合会和孔子学院,深入开展南孔文化的研学和研修,接待了来自60多个国家、150所孔子学院的330余位负责人及千余名海外汉学家,南孔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南孔》舞台再现,文化薪火相传

当大幕缓缓拉开,一声声悠扬的古乐响起,舞台上再现千年前孔氏家族南迁的历史瞬间。身着汉服的演员们或舞或歌,光影交错间,南宋时期的儒家礼乐文化生动重现……这是音乐剧《南孔》在全国巡演中一场场爆满演出的缩影。从杭州到上海,再到温州、泰州、无锡,每到一地都掀起热潮,场场售罄,观众掌声经久不息。

“剧情震撼、舞美精致,让人回味无穷!”“看完这场演出,真的想去衢州看看那座被称为‘南孔圣地’的城市。”不少观众在观剧后发出感叹。随着全国巡演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观众通过《南孔》这部剧,认识了衢州这座江南古城,记住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南孔历史。

从水亭门到孔氏南宗家庙,从恢复的南孔祭典到全新的南孔文化文创产品,衢州这座千年古城正在用多元的方式让南孔文化“活”起来,吸引着四方游客走进这片“儒风江南”。

WechatIMG14441

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

踏入衢州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仿佛穿越千年,南孔故事在街巷间悄然流淌。白天,古色古香的市集里,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夜晚,灯火辉煌中,古乐表演、汉服巡游、街头快闪轮番登场,游客沉浸在一场热闹的“南宋狂欢”中。

随着乐声响起,灯光交错间,孔子弟子循礼而行,观众仿佛回到千年前的儒家盛典。水门亭的演出通过数字科技与传统艺术的结合,让古老的礼乐文化焕发新生,既庄重典雅,又妙趣横生。

毫无疑问,南孔文化正成为衢州的金名片。李纯浩表示,从去年举办“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到话剧《大宗南渡》、音乐剧《南孔》的全国巡演,再到祭孔典礼成为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的一部分,衢州通过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儒学研究中的地位,让古老的文化焕发新生。

144351737010062_.pic

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 

中国儒学馆,全国唯一在衢州。衢州的儒学文化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围绕南孔文化的IP,衢州打造了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游客了解儒学文化的重要窗口。2023年,该街区接待游客超过268万人次。

“衢州既是古城,又是新市。”李纯浩提到,其独特的魅力不仅体现在美丽的自然景观上,更在于深厚的文化底蕴。衢州是浙江“大花园”战略的核心区,山水如画,四季常春,王维诗中的“远看山有色,静听水无声”正是对这里自然生态的真实写照。

“作为一座“儒城”,这里书香气息浓厚。它不仅是自然生态的大花园,也是心灵与情感的滋养之地,赋予人们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儒学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礼让,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精神风貌。”

南孔礼韵悠远,儒风浸润千年。如今的衢州,正借助这一抹儒家之光,走向更加广阔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期待每一位游客前来共赏,共同开启一段跨越千年的文化旅程。

传统美食飘香,衢州味道正鲜

文化让游客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而美食则让人记住这座城市的味道。在衢州,文化与美食的融合,构成了一场全方位的感官盛宴。

鱼子酱、开化青蛳、烂柯豆腐……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食材,被巧妙融入“南孔宴”中,每一道菜都散发着衢州独特的鲜辣风味。

“每一道衢州的美食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不少菜品还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为什么它们能成为非遗?因为它们承载了衢州的文化记忆。”

李纯浩在谈及衢州美食时,特别提到了一道极具地方特色的菜品——“衢州鸭头”。

衢州,作为四省交界的军事重镇,历史上曾经历过无数的磨难。它曾是全国最富裕的地方之一,然而,随着战火的蔓延,衢州却也成为了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衢州几乎承受了浙江省五分之一的牺牲,那段岁月,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无比沉重的打击。

在那个动荡的时期,衢州的人民生活困苦,食物极度匮乏。由于战争和资源短缺,很多家庭只能依赖食品厂丢弃的鸭头、兔头为生。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食材,成了许多家庭赖以生存的来源。

虽然它们最初是生活的无奈之选,但衢州人民凭借独特的烹饪技艺,将它们转化为美味,逐渐形成了今天广受欢迎的“衢州鸭头”。如今,衢州鸭头不仅在当地成为了独具特色的美味,还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衢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桌宴席,一城故事。”在衢州,独具匠心的“南孔宴”不仅是一场味觉盛宴,更是一种文化传承。鲜辣美食正成为衢州文旅融合的又一亮点。

WechatIMG14439

国家5A级旅游区根宫佛国

去年,衢州围绕鲜辣美食打造了一系列爆款文旅产品,形成了“美食+文旅”的新模式。“我们打造了一条街叫‘长三角第一辣街’,不仅有鲜辣十足的地道美食,还有麻辣、油辣、鲜辣等各种口味,绝对能满足不同食客的需求。”李纯浩介绍道,“我们开玩笑说,‘敢为天下鲜,敢为天下辣’,衢州的辣味不仅独特,还很有趣!”

松园菜场、马站底等美食街区全面升级后,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游客们在街区中穿梭,品尝地道的衢州小吃,体验浓厚的市井烟火气。“这里的辣味很特别,不是单纯的辣,而是带着鲜香,让人回味无穷。”一位来自杭州的游客这样评价。

“在衢州,除了美食,还有美景。我们通过美食街区与景区的结合,打造了一种全新的文旅体验,既好吃又好看,让游客尽兴而归。”李纯浩补充道。

街巷繁华,舌尖生香,衢州的味道不仅仅停留在餐桌上,更延伸到每一位游客的记忆中。“美食+文旅”新模式,让衢州从传统江南城市蜕变为鲜辣十足的旅游目的地。

WechatIMG14440

国家4A级旅游区龙游石窟

据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衢州接待过夜游客数1498.7万人次,同比增长23.9%,增速位列全省第一。随着杭衢高铁预计于2025年开通运营,衢州将进一步融入长三角“一小时交通圈”,为文旅融合注入新动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南孔文化与江南儒风的独特魅力。

文化与美食正共谱衢州文旅新篇。“我们不仅希望打造文化品牌,还要通过多元文旅体验,让南孔文化真正‘活’起来。”李纯浩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挖地方特色,推出更多文旅新业态,让游客流连忘返。’”

  看,舌尖上的衢州,永远不缺惊喜。(郑羽舒)

【纠错】 【责任编辑: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