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春节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5年将迎来首个“非遗版”春节,“非遗”成为春节消费市场的一个关键词。1月17日,浙江省“非遗过大年”暨浙江非遗年货购物月启动仪式在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指导,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通过丰富多彩的年货市集、非遗体验以及趣味情景演绎、书法家送福、系列年俗活动,市民游客被拉回记忆中最热闹的春节场景,沉浸式感受传统年味,共同感受着春节的独特魅力。
非遗魅力绽放,文化传承启新程
启动仪式上,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伟强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进行授牌,表彰其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卓越贡献。
随后,国家级非遗项目楼塔细十番《金蛇狂舞》和省级非遗莲花落《新年送福包》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作为当地极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楼塔细十番以其独特的演奏乐器组合和丰富的旋律变化闻名遐迩,一直是楼塔镇传统节庆和民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也是楼塔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
为了使市民和游客体会老底子过年的浓浓年味,此次活动的承办方之一——楼塔镇人民政府,对活动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精彩呈现。作为萧山区的非遗资源大镇,楼塔有着楼塔细十番等远近闻名的16项区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当地居民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年俗文化传统,报添丁、杀年猪、吃十碗头……每逢春节,就是古镇最热闹的时节。
多元活动汇聚,文化传承添活力
赶大集,品美食,享年味。除启动仪式外,楼塔古镇还设置了多个板块,市民游客不仅能徜徉于琳琅满目的集市,还能领略非遗的独特魅力。
“浙里赶集趣”板块汇聚了40余家年货非遗摊位,萧山萝卜干、河上桔红糕等美食令人垂涎欲滴,萧山花边制作技艺、印纹陶烧制技艺等技艺展示让人大开眼界,为络绎不绝的行人提供了购买年货的好去处。
“浙里体验趣”板块则邀请了打年糕、剪纸等互动性和体验性项目,让游客们亲身参与非遗技艺的传承。通过亲手制作年糕和剪纸,游客们不仅体验了传统技艺的乐趣,也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理解。
古街中心的“十碗头”传统美食体验区,每一道菜品都承载着浓浓的乡愁。街道沿线时不时传来悠扬的民乐声,一场场精心策划的民乐快闪演出惊喜上演。
“浙里送福趣”板块同样热闹非凡,书法家们挥毫泼墨、剪纸作品跃然纸上,一个个苍劲有力的“福”字、一幅幅精美的剪纸都为大家送上了满满的新年祝福。
“浙里扮演趣”板块则是本次活动的又一大亮点,NPC们身着古装进行情景演绎,贺知章、楼英、许询等历史人物纷纷“穿越”而来,与游客们进行互动,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本次活动以春节这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传统节日为契机,为市民游客带来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寻味非遗里的中国年,助推非遗年俗的活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王超、徐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