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推进青少年对民间活动的独特魅力认知,余杭区委统战部联合闲林街道闲湖社区组织开展以“红石榴绽放,共筑民族文化梦”为主题的壮族非遗铜鼓手工课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亲身体验,带领青少年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进一步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激发他们对家乡、民族团结及祖国的热爱之情。
壮族铜鼓作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传统乐器,更是壮族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内涵。铜鼓在壮族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祭祀、庆典等场合的必备乐器,更是壮族人民情感交流和社区凝聚的象征。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丰富的图案纹饰以及深沉的鼓声,都承载着壮族人民的智慧与情感。为了让青少年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组织者精心设计了铜鼓手工课,让参与者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活动中,小朋友们以纸碗为铜鼓的中心,运用自己巧妙的构思和灵巧的双手,粘贴、绘画出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纸碗铜鼓。他们首先在纸碗上绘制出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均源自于生动逼真、色彩斑斓的壮锦纹样,体现了壮族文化的独特韵味。随后,孩子们用白胶将纸盘、纸碗固定,模仿出铜鼓的外形特征,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们的用心与专注。最后,他们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彩色丝带系在铜鼓底部,使整个“铜鼓”看起来更加色彩斑斓,充满了传统民族氛围。
通过此次活动,青少年不仅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壮族铜鼓,更在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们了解到,每一个铜鼓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故事和文化是他们与祖先之间的精神纽带。活动激发了大家对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感受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活动也提高了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热爱家乡、热爱民族团结、热爱祖国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今年以来,在余杭区委统战部的指导下,闲林街道将继续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推动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传承。街道将继续加强与学校、社区等机构的合作,共同构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平台,为青少年提供更多了解和体验民族文化的机会。
下一步,余杭区委统战部也将积极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工作中来,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团结贡献积极力量。(高青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