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向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致函:“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推荐,综合技术审核、现场评估、专家评审等情况,我局决定正式向《湿地公约》提名你市参加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苏州拥有太湖等400多个湖泊和2万多条河流,158公里的长江岸线和82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全市湿地总面积达497.96万亩,湿地率达38.35%,内陆湖泊湿地面积占比全省第一、全国前茅,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生长在湿地上的城市。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和创新实践,十余年来,苏州成功地将湿地保护率提升至72%,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野生鸟类种数增加了100余种,有15块湿地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水禽数量标准,湿地生态质量显著提升,走出了一条经济发达地区湿地保护的“苏州路径”。
保护管理走出“苏州路径”
早在2009年,苏州便引领全国地级市之先,成立了首家独立建制的湿地保护管理站,肩负着全市湿地保护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重任,是湿地保护的核心力量。2023年,通过体制机制优化,单位编制数从10个增加至21个,各市(县)区也相继成立了专门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成为全国湿地保护专门机构全覆盖的先行城市,为湿地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州在湿地保护法制建设上同样走在前列。2012年,苏州在全省率先、全国较早出台湿地保护条例——《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认定重要湿地103个,并创新增设了湿地征占用审核,为全市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为全国湿地保护立法和依法行政提供了有益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立法期间,国家部委专家组2次来苏调研,全国人大常委会邀请苏州湿地站站长作为全国唯一的基层代表参与了《湿地保护法》立法座谈会。
监测考评创新“苏州方案”
苏州的湿地科研监测工作敢闯敢试,建设了江苏太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在全市布局100个鸟类监测区和103个水质监测区,从水质、气象、生物、土壤四个方面长期开展系统化监测研究,每年采集数据700多万条,为开展科学研究、保护湿地生态健康提供基础数据。
得益于科学的修复和管理措施,苏州全市已有15块湿地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水禽数量标准,其中,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正积极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已通过国家林草局专家组现场评估。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太湖流域700亩农田停留全中国10%的鸟种案例”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成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球典范。太湖湖滨、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和常熟南湖省级湿地公园荣获江苏省“最美生态修复案例”。
苏州还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建成覆盖全市的湿地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实现湿地资源动态管理、科研数据可视化呈现、重点区域实时监管以及保护管理快速联动,并推广应用于全市湿地主管部门、湿地公园、生态补偿村等,实现疑似变化图斑核实、科研监测、数据日常管理巡护等工作的数字化上传下达,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科普宣传打造“苏州品牌”
2012年,苏州成立了全国首家“湿地自然学校”,逐步打造全国行业知名的湿地科普宣教品牌。创新“阵地+队伍+课程”模式,打造11所湿地自然学校,培育人才队伍,研发科普课程,开展宣教活动,全市湿地公园每年开展活动300余次,受益群众约6万人次。2022年,苏州发布《湿地自然学校建设指南》地方标准,进一步规范湿地自然学校建设,在创建主体类型、志愿服务等方面做出创新探索。6家湿地公园(天福、沙家浜、太湖湖滨、同里、太湖、南湖)被授予“全国林草科普基地”“自然教育学校”“精品自然教育基地”等称号。2023年,市园林绿化、教育、科协三部门联合开启国际湿地城市示范自然学校建设,指导孵化10所中小学校将课堂常态化“搬”到湿地公园,在自然中实现书本知识的实践应用,为万余名学生提供了优质的自然教育,探索湿地自然教育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新路径。
苏州湿地保护与修复成效直接关乎市民群众的生态福祉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苏州创新开展首届《全市十佳湿地生态修复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征集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滩涂湿地、小微湿地等四大类型的湿地修复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苏州在湿地修复方面的创新做法和显著成效,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更为市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绿意空间、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生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