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 轻触手机,车辆就能自动泊入车位;说“放首古巴歌曲”,耳边旋即响起我熟悉的加勒比音乐节奏;长途行车,辅助驾驶帮忙减轻压力;电量告急,最快三分钟就能自动换电……
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试驾新能源汽车。我发现,汽车驾驶智能化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趋势。随着安全、续航等性能已普遍能满足大众需求,中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在购买汽车时,更多会考虑车辆是否融入更多“黑科技”,能否给驾乘者带来更大乐趣。
这不由让我想到今年中国两会上的一个热词——“新质生产力”。我在同事们采写的新闻稿件中读到,这种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为传统产业注入转型升级的动能,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成长的土壤。
不久前,我来到位于中国中部的安徽省,探寻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以及它如何改变生活。
安徽位于科教资源密集的长三角地区,是新兴产业和高水平创新的聚集地。省会合肥因重视科技创新,科技企业众多,被网友形容为“科里科气”。
拥有7家整车企业的安徽省将汽车列为“首位产业”。近年来,这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形成完备的产业链。我有幸走进位于合肥的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的生产车间,见证一辆新能源汽车如何诞生。这刷新了我对汽车制造这一传统产业的认知。
在生产汽车“躯干”的车身车间,传统人工焊接的生产方式已经消失。面积超过8万平米的车间里,800多只机械臂上下挥舞,将一台台车身安装成型,所需工人不到200人,自动化率达到98%。
这里的高精度车门智能装配“工位”特别吸引我的注意。自动引导搬运车沿着设置好的线路,自动将一排车门运至指定位置,那里已经有一台车在等候。自动扫描定位后,机械臂吸出车门,四扇车门的安装只需98秒。
在需要较多人工的总装车间,产业工人的工作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一位名叫鲁峰的员工告诉我,一线工人已不再需要长时间练习如何拧螺丝等基本技能,智能制造帮助他们更好适应装配难度。
使用高精度拧紧枪,一枚螺丝便可根据设定的参数在几秒内被安装好,安装数据实时显示在屏幕上,并上传云端。“整个车间的信息和数据都经过计算和处理,想要错装一个零件都是不可能的。”他说。
作为一个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我渴望减少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在合肥的科大讯飞,我看到,也许不用再苦学中文,技术可以帮我这个“老外”克服语言障碍。
我向这家人工智能公司研发的大模型提问:“中国朋友常对我说‘意思意思’,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它立刻告诉我如何“高情商”回应:“只要表示出友好和尊重就够了。”用翻译笔扫描一下中文菜单,它能用西班牙语告诉我什么是“鱼香肉丝”,再也不用在点菜时发窘……
这只是人工智能在生活中应用的小小场景。实际上,教育、医疗、智能汽车等多个领域都在与这一创新技术深度融合。位列全球人工智能第一梯队的中国,人工智能算力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相关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
不仅深度融合生活,人工智能也正在为基础科学研究赋能。在位于合肥市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看到科研团队通过结合化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学科技术研发的“机器化学家”。重复的化学实验、海量的文献阅读、严谨的实验设计,都可以由机器人代劳,科学家们可以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人类探索更多未知。
除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中国还在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在合肥,一座“人造太阳”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中国在前沿科技创新领域的实力与魄力。
这台国家大科学装置是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为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目标是模拟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在地球上建造可控并持续反应的核聚变装置,获得清洁且不枯竭的聚变能源。这里正开展的研究与实验成果数次刷新世界纪录,让人类距离“能源自由”更近一步。
新质生产力正推动中国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如今不只是制造大国,还已成为创新大国。一项项引领前沿技术的研究正在被开展,与之相关的大批人才正在迅速成长,不断有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新的产业,形成新的生产动能,将惠及更多国家,为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我的祖国古巴和其他众多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都同属发展中国家,一直在探寻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探索的这条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发展的现代化路径,具有深刻借鉴意义。(作者为新华社古巴籍记者塞尔希奥·戈麦斯)